醫院文化

提起麻醉醫生,你能想到什么?
“沒說兩句話,給我打了一針,很快就睡著了……”在很多人眼中,麻醉醫生就是給外科患者打麻醉針的人。
實際上,在醫療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也正體現著麻醉醫生“生命守護神”的地位。
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在院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下,一直踐行著“生命保護者”的使命,為醫院各科室臨床麻醉、危急重患者的急救復蘇,打下堅實的保障,為了患者的無痛舒適,積極開展了各項舒適化診療。
披星戴月
16名麻醉醫生月均近600臺手術
4月6日的早上7點30分,市第一人民醫院外科大樓3樓“神秘”的手術室入口處,已經開始有工作人員匆匆進入,一進門就需要換上清一色的綠色手術衣、帶好手術帽和口罩,一天“見不到日光”的工作開始。
早上8點,在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占勝福的帶領下,辦公室里已經坐滿了交班的麻醉醫生和麻醉復蘇室護士,他們今天的工作并不簡單,墻上掛著比人還要高的一日手術清單,40臺手術的麻醉任務要在一天內完成。
占勝福正在工作
“手術最多時,一天內完成了60臺手術?!?/span>占勝福介紹說,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是重點學科,目前學科共48人,其中麻醉醫生16人,承擔著年約2萬余例麻醉,其中1萬余例的中心手術室內麻醉,以及無痛內鏡診療、無痛人流、無痛ERCP、無痛分娩、神經內科卒中介入治療麻醉等手術室外麻醉約1萬例,同時承擔了大量院內危急重癥患者的搶救工作。
無論冬夏,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麻醉醫生們始終要堅守在手術間,工作到深夜是常有的事。
并不簡單
術中患者生命之航的舵手
“嘀…嘀…嘀…”早交班結束后,麻醉師們匆匆來到手術間,里面傳出心電監護的聲音。
器械護士熟練地準備各種手術包,巡回護士及時建立靜脈通道,麻醉醫生有條不紊的準備麻醉所需藥品、檢測麻醉機等設備。一切準備就緒,開始麻醉誘導,扣上面罩吸氧,囑患者深吸氣呼氣,大約 30秒后患者進入夢鄉。
麻醉誘導過程時間雖短,但又是最考驗麻醉醫生基本功的時候,只有具備豐富的臨床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才能從容應對。氣管插管完成后連接呼吸管路,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待麻醉狀態平穩后,向手術醫生示意可以開始手術,此時手術開始。
占勝福說,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位90歲的高齡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肺部感染、哮喘等疾病。因心臟和肺部慢性疾病問題,必須用抗凝藥治療,該藥使用后就無法實施椎內麻醉,而使用全身麻醉風險又極高。當時,病人情況十分危急,正因為市一院麻醉科使用了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這項新技術,才讓病人手術安全得到了保障。在不干擾病人生理功能的前提下,既保證了病人血壓平穩,又使手術安全順利進行。通過麻醉科占勝福主任組織全科麻醉術前討論,針對麻醉方式方法、手術的注意事項,通過后期精細化的治療,最終病人順利康復出院。
占勝福介紹說,麻醉醫生不僅要把病人的生命體征牢牢控制在手中,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還要掌控病人的神志、疼痛、體溫、血壓、脈搏、呼吸等,守護病人安全舒適無痛度過整個圍手術期。
所以麻醉醫生像一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千手觀音”,對各類手術進程精準把控,與外科醫生完美配合,并時刻準備著應對手術中的各種突發狀況,如果術中出現大出血,這個時候就全靠麻醉醫生來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給外科醫生止血爭取時間,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同時,麻醉醫生還要見縫插針,為下一臺手術的麻醉做準備工作。一臺手術結束后,患者被推入麻醉恢復室,這也是對麻醉醫生的又一個考驗,這就要求他們確?;颊吣軌虮M快的恢復自主呼吸,安全地拔除氣管插管,最終將患者安全地送回病房。
麻醉醫生就是患者生命之航的舵手,保障患者安全、平穩、舒適地度過手術,這也是他們最大的心愿!
在市第一人民醫院,高齡患者多,手術復雜程度高,在手術中可能會出現循環大幅波動,血壓驟升驟降、心率不穩定等情況,這無疑給麻醉醫生帶來更大的挑戰,應對這些危險的突發狀況,麻醉醫生需要具備深厚的功底。
麻醉轉型
提升患者就診體驗
目前,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已成為日間手術、擇期手術、麻醉恢復、護理、科研等核心要素為一體的新型科室,為患者提供圍手術期前后的全周期、一體化診療服務,為患者快速康復提供保障,從而進一步改善就診體驗。
該科設有12個手術間,每間手術間都備有麻醉機、多功能監護儀、中心供氧、中心壓縮空氣、中心負壓吸引及手麻信息系統。每間手術間除了心電、血氧飽和度、無創血壓等常規監測外,還都配有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及有創動脈血壓監測,每間配有注射泵和輸血輸液加溫儀,簡易呼吸器等。設有一個復蘇室(內設4張病床),復蘇室設備功能及搶救設備齊全。擁有血氣分析儀、輸血指征儀、肌松監測儀、血糖測定儀,還配有麻醉深度、麻醉氣體監測儀各2套,還配備了兩臺B超機、升降溫設備、除顫儀、可視喉鏡、纖維支氣管鏡。困難氣道搶救車、兩臺血液回收機及愛德華牌血流動力學監測設備的配備,為危急重癥手術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在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醫生已經深度參與到多個科室中,在手術室、介入室、產房、胃腸鏡檢查治療、支氣管鏡檢查治療,處處都有麻醉醫生忙碌的身影。讓原來很多不能做的檢查和治療,如今都能順利開展,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舒適化醫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隨著麻醉學科的發展以及患者對醫療舒適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麻醉醫師除了為手術保駕護航之外,在圍術期管理、腫瘤免疫保護、癌痛治療、舒適化醫療、術后鎮痛等領域也大顯身手。
近年來,麻醉醫生深度參與到患者的術前、術中、術后的救治工作。占勝福介紹,如術前的宣教可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術前疼痛的治療;術中麻醉的精準施策,保護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等措施都非常重要,因為患者的免疫功能對腫瘤的治療和遠期的生存都有很大的影響,麻醉醫生通過不同的麻醉藥物和麻醉方式,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對腫瘤患者有益的工作;還有術后鎮痛、神經功能保護等,都能讓患者獲得最佳的快速康復質量。
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新征程上,占勝福表示,市一院麻醉科在保障手術麻醉的基礎上,將持續提升服務能力,不斷開拓日間手術、加速術后康復、無痛診療、急慢性疼痛診療等專業服務領域,努力滿足廣大患者對舒適化就醫體驗的剛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