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最近,電影《媽媽!》正在各大影院熱映。這部影片,講述85歲媽媽照顧65歲阿爾茨海默病女兒的動人故事,帶我們走進了阿爾茨海默癥病人眼里的世界。
電影里,阿爾茨海默病就如同一面鏡子,用來折射母女之間的情感,如何面對“生老”,如何面對“病死”。電影院,觀眾被吳彥姝、奚美娟演繹的母女親情感動時,也無不憂慮:這個病離我們有多遠?阿爾茲海默病變成了老年健康的殺手,當我或親人患上認知癥障礙時,我們該如何面對?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茲海默癥日,俗稱老年癡呆,我國流行病學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65歲以上老人癡呆癥的發病率為5.6%。并且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40%。老年癡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歲以上婦女患老年癡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
9月20日,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醫護志愿者在院內開展主題為“知己知彼 早防早智 攜手向未來”的義診活動,活動現場,志愿者們對現場來訪者在如何預防認知減退等方面進行了宣傳及詳細指導,提醒老年人要飲食要低鹽少油,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并且要多動腦、多活動;陶冶情操、遠離三高、適當鍛煉。神經內科主任曹銘華特別提醒:老年癡呆不可逆,及早預防可避免或延緩?!袄夏臧V呆”并非正常老化的記憶力衰退現象。
健康科普:
阿爾茨海默癥又叫早老性癡呆癥,是癡呆癥的一種,而癡呆癥一般分為血管性癡呆、阿爾茨海默氏、帕金森癡呆、路易體癡呆。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病情會如同長江流水,永無停息。
它的癥狀呈進行性加重,早期表現為記憶力下降,特別是近期的事情記不??;發展到中期,記憶力會進一步衰退,并且邏輯思維、綜合分析、定向力等各方面的表現都出現異常,性格、脾氣、語言也會出現障礙和異常,部分性格內向的患者容易變得易怒、興奮,而原來性格外向的患者則可能變得沉默寡言。
到了中晚期以后,病情更是逐步加重,日常生活難以自理,甚至出現二便失禁、整體認知功能下降的情況,需要家屬給予持續性的照顧,甚至最終死亡成了疾病治愈的最后機會。
這也是阿爾茨海默病最可怕的地方,它會讓病人的記憶一點點的流失,直到記不起朋友、記不起朋友、記不起最愛的人,最后連自己也記不起,他們活在惶恐又蒼白的世界里,拼命的尋找著自我。這種“無望的尋找”讓病人失望,讓家屬也絕望。
早期篩查:讓老人“健康的老去”
阿爾茨海默癥到底離自己有多遠?曹銘華說,可以先來了解一下該病的易患人群:
不愛運動,性格內向,獨居的人;患有代謝性疾病的人;酗酒、抽煙的人;嗜好肥甘飲食的人;年齡增長,患病率隨之增加;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的人;有抑郁病史、興趣狹窄、精神創傷、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有陽性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病)者。
阿爾茨海默癥起病隱匿,初期很難被發現,而一旦確診,無論是對本人還是家庭,甚至是社會都會帶來一定的負擔。并且,該病目前無法治愈,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對于病情的防控、延緩疾病進展具有重要意義。
曹銘華表示,預防阿爾茨海默病不能從老年開始,而應該從青年開始。從青年開始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等等。
目前,老年性癡呆癥的防治仍是國際性的難題,迄今病因尚不明確,但一般認為是多因素疾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預防老年癡呆主要準則為“避免危險因素,參照保護因素”??梢詮囊韵路矫嫒胧郑?nbsp;在危險因素上,要控制血壓,選擇合適的降壓藥,保證血壓微持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積極治療心臟疾病,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積極采取藥物或非藥物措施將體重、血糖、血脂和粘滯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積極提高免疫能力,可以服用一些藥物和保健品。 生活中,推薦以蔬菜水果、魚類、五谷雜糧、豆類和橄欖油及少量紅酒為結構的高纖維、低脂肪的地中海式飲食風格;保持良好運動習慣,注意避免外傷;適當選擇一些挑戰智力的娛樂活動;同時,積極參加社會交往,參加社區集體活動,多與人溝通,加強文化修養對預防此病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