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甲”復評的關鍵之年,經院領導班子集體決策,今年發展主題確定為“質量提升年”?!百|量提升”目標遠大,靠的不僅是領導運籌帷幄的謀劃,也需要精益求精的落實和執行。當前,院護理部積極響應,在全院各科室推行CIP看板管理試點工作,通過發動廣大職工的力量,將工作被忽略或者被遺忘的細節發掘出來,作為點滴教育和重點提案,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工作環境,減少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達到增強醫院核心競爭力的最終目標。
1
肝膽外科II、心胸外科
//
為了促進日常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肝膽外科II、心胸外科護士長陳祥云帶領科內護士在5月召開了CIP小組討論會,大家通過頭腦風暴法、床旁患者訪談法,找出原因并從患者的實際需求出發,解決了臨床護理工作中遇到的兩大難題。
案例分享
案例一:小小“責任護士”提示牌 服務患者“大作用”
CIP改進前:
病房患者及家屬對責任護士的知曉率低,患者或家屬時常因不知曉責任護士而在需要幫助時抱怨無人管理。咎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病區護士著裝相同、操作時又常佩戴著口罩;第二病房責任護士因輪班原因經常有更換現象;第三部分患者年齡大、記性差。導致患者無法清晰地記住自己的責任護士。
CIP改進后:
科室找出真因后,集思廣益提出自制“責任護士”提示牌,并粘貼在病房墻面醒目處,清晰陳列出今日管床的責任護士及病區護士長照片與名字,并貼心地印上不同的暖心標語,如:“護理于專,關愛于心”等,晨間查房時責任護士在了解完患者基本情況后,統一將照片更換后再次提醒患者提示牌的作用,方便患者有疑問及需求時可以第一時間找到責任護士解決問題,并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減輕患者對住院的恐懼。
案例二:移動式多功能輸液架,給你堅定不移的關愛
“護士,你們這個輸液架真好,安全又方便,我身上的胸瓶又大又重,有了這個移動式胸瓶架,我可以隨時下床活動了?!?/span>當嶄新的移動式輸液瓶、胸腔引流瓶二合一移動架出現在病房時,心胸患者連連稱贊。
CIP改進前:
心胸患者手術后通常需要留置引流管并連接胸腔閉式引流瓶進行排氣排液,術后我們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但體積大而重的引流瓶往往導致患者行走困難,稍不留意還有脫管風險,當患者手抱或家屬協助提瓶時,引流管和胸瓶的高度和穩定性也會影響引流效果,甚至發生逆流感染,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患者的活動。
CIP改進后:
為了方便患者術后盡早下床活動,促進疾病康復,肝膽外科II、心胸外科護士在器械科的幫助下,設計制作了一款移動式集輸液、胸瓶二合一支撐架,移動架下底部有萬向輪,并為胸瓶量身定做了掛鉤,頂部有常規的輸液掛鉤。中部可固定微量泵,伸縮杠可根據患者高度自行調節。移動式多功能輸液架滿足了患者在使用輸液泵、輸液瓶、留置胸管、胸瓶時能獨立行走,增大患者活動范圍,減少家屬陪護,保障患者下床活動時的安全。
2
感染科
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對患者的健康宣教尤為重要。以往健康教育常以單向灌輸式教育為主,患者對健康信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一,容易造成醫療信息混淆和遺忘。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不僅會降低患者服藥依從性和住院滿意度,還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因此,感染科積極改進傳統的健康宣教方式,并結合科室情況制定出了新的健康宣教方式。
案例分享
CIP改進前:
感染科收治的多為慢性病患者,需長期服藥。但因患者年齡普遍偏大、文化程度較低,患者出院后需要帶藥,帶藥藥品種類較多且服藥方法各不相同,大部分患者記不住藥品的用法用量,從而導致患者出院后可能存在漏服錯服藥品。
CIP改進后:
服藥信息卡發放本及服藥信息卡
服藥信息卡及患者發放流程
在患者出院時,為其定制服藥信息卡,并且在卡上詳細注明出院帶藥的藥品名稱、用法用量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而且在發放信息卡時,做好登記記錄,包括患者姓名、電話、地址等信息,以便后期回訪,并持續關注患者服藥依從性落實情況。
3
全科醫學科
在日常護理管理工作中發現,一些小問題如總是得不到處理,不僅給護士增加不少工作量,還會給護理工作帶來安全隱患。全科醫學科護士集思廣益,完成一系列CIP改進項目來解決護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案例分享
案例一:安置手機支撐架,降低安全隱患
因我院住院病房充電插座在病床對面墻壁的較高位置,給患者電子設備蓄電帶來一定麻煩,時常會有患者不顧安全隱患在裝有中心氧源的設備帶旁邊的插座充電,責任護士多次進行安全宣教后無改進。全科醫學科護士長陳筱芳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為每個病房的墻壁處安置一個手機支撐架,以方便患者為手機充電。減少安全隱患。
案例二:提高監測餐后2h血糖時間的準確性
全科醫學科在日常護理糖尿病患者的過程中,監測餐后2h血糖是十分重要的一項護理措施,但有時因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記憶力較差,容易遺忘餐后2h監測時間,護士因忙于其他護理操作而未在規定時間測量,影響了患者餐后2h血糖監測的準確性。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護士周亞楠建議買個計時器,設置2h提警,及時提醒護士為患者監測血糖,從而提高患者血糖監測的準確性,提高住院滿意度。
小人物助力大安全,小措施防范大風險。質量持續改進著眼于細節之處,鼓勵人人參與,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智慧,為患者提供一個溫暖、安全的住院環境,改善群眾就醫服務體驗。